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398拥国内排名前三的搜索引擎市场,同时有着MAU超4亿的360浏览器
从总体水质状况来看,1940个国家地表水评价断面中,水质优良(Ⅰ~Ⅲ类)断面比例为72.4%,劣Ⅴ类断面比例为5.3%。
环保部门在线监控和现场检查相结合,严查企业超标排放。城管、交通部门制定严格的洒水保洁制度,城市道路、国道、省道清洁保湿工作标准大大提高,道路扬尘带来的污染影响在逐步减小。
两个月来,三门峡市各级各部门数千名干部群众坚守在污染防治攻坚战第一线,构筑起了全民参与保护环境的钢铁防线,有力打击了各种环境违法行为,彻底扭转了三门峡市环境质量变差的不利局面。这份成绩单的背后,是三门峡市建立智慧环保向污染宣战,以全民参与推进科学治污决策所产生的强大社会效应224个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实现了时时监测。3498个城市噪声监测点、89个辐射环境监测点、35个酸雨监测点、14个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以及省级重点监控的913家污染源的省级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初步实现了生态环境监测全省国土空间的全覆盖。10月25日,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召开新闻发布会称,目前,全省已建成了覆盖129个县(市、区)的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实现了县县能监测、评价、预报和预警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
在监测数据互联共享方面,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已经实现了与水利部门监测数据共享和统一发布,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的建设基础日趋完善。覆盖全省耕地、林地、重点污染行业、企业及周边社会关注热点区域的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点位1433个。此次流域排放标准的修订,也是遵循流域分布规律和满足新时期环境管理的需要。
然而,从全省水环境质量现状来看,流域内部分断面不能实现稳定达标,化学需氧量、氨氮、总氮、总磷和氟化物等污染物有时出现超标现象,急需进一步严格标准,确保稳定污染物达标排放,把《山东省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落到实处。要以化工、造纸等行业为重点,严格落实污水排入排水管网许可管理办法,设区市重点排水单位排放口全部建成水质、水量检测设施。在修订后的《标准》中,山东省结合各流域实际,加严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放控制要求。山东省质监局二级巡视员郭大雷说。
为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促进流域经济科学发展,山东省质监局和省环保厅对原有的四项流域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进行修订,整合形成新的《流域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为何要修订流域排放标准?修订后的《流域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由南四湖东平湖流域、沂沭河流域、小清河流域、海河流域、半岛流域等五部分组成,流域范围划分更加符合新时期水环境管理的需要,标准框架体系更加优化。
2011年,加严了标准中化学耗氧量、氨氮、生物耗氧量、悬浮物、色度和动植物油的排放浓度限值,2014年和2016年分别增加了全盐量和总氮的控制要求。其他因子作为行业特征指标,执行国家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形成地方流域标准控制常规因子、国家行业标准控制特征因子的指标体系。修订后的《标准》如何实施?2003年以来,山东省一直坚持以环境标准引领水污染治理,倒逼工业企业达标排放,全省水环境质量连续15年改善,省控重点河流全部恢复常见鱼类稳定生长,南水北调干线稳定达到Ⅲ类水质要求,境内水环境质量总体恢复到1985年以前的水平。加严了氟化物、总磷排放浓度限值,与国家近期发布的现行排放标准相衔接,提高了部分行业的排放浓度限值。
修订后的《标准》要求全省以总氮、总磷、硫酸盐、氟化物、全盐量等影响水环境质量全面达标的污染物为重点,排查各类工业企业排污情况,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确保重点工业企业稳定达标。山东省以实现水环境控制为目标,进一步优化指标体系,将第二类污染物控制因子与地表水环境监测考核指标进行衔接,保留重点控制的常规因子16项。这是记者日前从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的信息。为合理划分流域范围,《标准》将原南水北调流域区分为南四湖东平湖流域和沂沭河流域,由南四湖东平湖流域、沂沭河流域、小清河流域、海河流域、半岛流域等五部分组成。
近年来,山东省不断加大流域污染防治力度,全省流域质量显著改善。山东省制定的四项流域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实施10年期间,国家先后出台了《杂环类农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等38项行业排放标准,修订了制浆造纸工业等9项行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为提升污水集中处理能力,《标准》明确,落实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进入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或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的企业污水,须经预处理达到集中处理要求。为加大执法监管力度,山东省将持续加大环境综合执法力度,加大对重点流域、重点行业的抽查比例和频次,严厉查处超标排放、偷排漏排等环境违法行为。
地方标准原则上不得宽于国家标准。记者注意到,《标准》修订后,山东省第二类污染物控制因子由56项调整为20项,指标体系更加精简,标准定位更加明确。修订后的《标准》已经山东省政府批准,将于2019年3月10日起实施。周杰表示,为破解经济发展中生态环境的瓶颈,我们探索建立了适合山东省情的流域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以环境质量达标为目标,分区域科学确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限值,逐步促进企业开展污染治理,倒逼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新旧动能转换,促进水环境质量改善。按照《山东省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和《山东省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要求,到2020年,省控重点河流基本达到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要求。新《标准》调整了哪些内容?山东省此次修订流域排放标准,旨在让全省流域标准体系更加优化,定位更加明确,限值更加合理。
山东省按流域而不是按行业制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是鉴于全省人口密度比较高,自然降水比较少,环境容量小,产业结构偏重,污染物排放总量大的实际。要加强对园区的水环境管理,在受纳水体设置园区的管控断面,严格按照《标准》开展监督性监测或在线监测,强化管理和考核。
按照南四湖东平湖流域水环境管理要求,增加了禁止向核心保护区直接排放投饵养殖废水的规定。流域内的临沂市、淄博市沂源县、日照市莒县主要汇水流向是沂沭河,河流型流域特征明显。
地方流域标准实施期间,山东省结合流域环境质量现状,先后三次以修改单形式对标准进行调整。南水北调沿线流域是山东省标准覆盖范围最广的一个领域。
通过对比评估发现,山东省地方排放标准的部分因子限值已不能满足国家标准要求,需要尽快做好有效衔接。山东省环保厅副厅长周杰告诉记者。组织加快推进化工、煤矿开采和印染等行业高盐废水的治理,大力开展钢铁、火电等行业循环冷却水深度治理,确保各项因子达到排放要求。根据《山东省南水北调工程沿线区域水污染防治条例》和《山东省京杭运河航运污染防治办法》要求,增加了禁止船舶污染直排的规定。
鼓励在污水集中处理设施下游建设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进一步削减污染物排放量。强化企业自行监测的主体责任,规范企业自行监测,对不符合环境监测管理规定和技术规范的自行监测行为,要求企业及时整改。
对于化工园区、涉重金属的企业,推行一企一管,产生一类污染物的要在车间排放口达标。根据地方管理需求,在沂沭河流域全流域执行重点保护区污染物排放限值。
山东省将以落实新修订的《标准》为契机,推进工业企业全面达标排放,促进水环境质量稳定达标。从实现流域环境保护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环评、统一监测、统一执法的角度出发,有必要将南水北调沿线流域划分为南四湖、东平湖流域和沂沭河流域两个部分,并按照各自的流域特点和环境管理需求重新设置环境控制要求。
根据流域水环境管理需要,将已发布的流域标准修改单中的总氮、全盐量纳入控制因子,增加硫酸盐作为控制因子,以总磷替代原标准中的磷酸盐。从流域的自然属性来讲,流域内的枣庄、济宁、泰安、莱芜、菏泽等五市主要汇水流向是南四湖、东平湖,湖泊型流域特征明显根据河北省提供的监测数据,2016年以来,沧州市石碑河、廖家洼河一直处于劣Ⅴ类,水质未得到明显改善,部分指标甚至呈恶化趋势,其中四条河2016年总磷平均浓度为0.63毫克/升,沧浪渠、石碑河2017年为劣Ⅴ类,没有达到整改目标。整改措施推进落实不力。
而督察整改方案确定的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加强截污纳管、开展河道清淤等工程均未完成,沧浪渠、石碑河、廖家洼河没有达到整改目标,甚至个别指标还呈现恶化现象。2016年以来,沧州市委、市政府未对河流污染治理工作进行专题研究部署,也未按整改方案要求将河流污染治理情况纳入对县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
■敷衍整改□擅自放宽整改目标,验收销号流于形式沧州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作为整改责任主体,对整改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做表面文章、敷衍整改。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重点河流跨界断面水质生态补偿的通知》中将沧浪渠2017年水质目标放宽为劣Ⅴ类,将廖家洼2018年水质目标放宽为化学需氧量60毫克/升。
这种治理方式,虽然短时能够改善断面水质,但治标不治本,对整个流域水质改善并没有明显效果。督察发现,沧州市在治理工作中搞表面整改,通过在监测断面上游数百米范围内临时投加药剂,快速降低断面水质监测数据,掩盖河道污染问题,甚至回头看期间,仍采取这种表面整改措施。
发表评论